2021年的第一缕阳光,此刻正透过窗户洒在身上,暖融融的。
2021,唯愿普天之下可以回归常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2020告诉我们的是,“不确定”不会被岁月带走,“黑天鹅”、“灰犀牛”一直会存在,只是我们预测不到它什么时候到来。2020,一场影响了我们整年,并且迄今还在全球其他国家肆意的新冠疫情危机,应该带给我们怎样的反思?我们认为,新冠疫情最大的提醒是,人在自然的伟力面前是非常渺小的,很多时候是无助的。所以,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平时就应该积累“反脆弱”的能力。在疫情中,最先倒下的就是“老弱病残”的组织。所以,组织只有提前消灭肌体中的“脆弱性”,才可能抗击突然降临的所谓“黑天鹅”危机。可惜,2020,我们中一些组织错过了一场“绝佳”的抗压能力测试。首先是岩板在石材圈的突然火爆,让引发了新一轮岩板、大板投资热。到年底,已点火或已开工的生产线达到81条。这一年,佛山乃至整个广东“煤改气”铁腕政策,又倒逼出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窑炉焕新”。两大因素叠加,几乎让整个行业窑炉、生产线重做一遍。于是,2020年,疫情之下的中国陶机行业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奇观:订单完成交付很多要半年之后。连此前预备出局的小陶机厂也重新上岗,赚个钵满盆满。而另一方面,今年我们也看到,在1.2×2.4米以上大岩板核心设备压机上,萨克米、西斯特姆两巨头基本已形成垄断。而在支持大板、岩板研发生产的上游色釉料领域,道氏技术、国瓷康立泰虽然在国内市场形成垄断,但从全球范围看,所谓的塔尖市场,我们看到的依然还是福禄、陶丽西、意达加等陶瓷化工巨的身影。在岩板生产端,来自石材企业的大宗采购,让陶企变身为地道的贴牌基地。大批陶企躬身入局,为石材老板的“石材替代”计划输送子弹,导致本行业从2015年开始的升维发展的逻辑被打断。2020年,岩板几乎让我们一些企业又回到了十几二十年前,一年赚回一条线的水平。2020年,岩板同样让我们一些企业又回到了十几二十年前,简单、粗爆的靠“武器装备”致胜的竞争水平。这看上去很像历史的轮回,但实际上根子还在于我们的经营理念还未彻底进化到与当代国际竞争环境相匹配的程度。但今天,其实我们很多企业本质上还掉在了机会主义的泥淖中不能自拔。“小岩板陷阱”就是真实的写照。而接下来整个2021年,相信还会有更多入局岩板者要为自己的“盲从”买单。从2015年开始,中国制造业就步入“去库存”、“去产能”、“提效益”、“稳增长”的所谓“新常态”。今年意外的疫情虽然看上去打破了既有的秧序,但相信随着扎实的疫情控制,整个2021年“新常态”的本质并不会改变。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讲所谓“中国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中国化”。2020年,全球经济中国“风景这边独”,将更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国内市场的竞争,已经是彻头彻尾的国际竞争。而中国还在进一步展开双臂,通过上海进博会引进更多的国外品牌进来分享所谓的“中国成果”。因此,基于这样的背景,国内传统瓷砖发展的逻辑,除了大板、岩板的方向,小规模产品往质感、艺术化、原创发展的方向也不会改变。尤其是,过去42年,传统瓷砖终端的竞争都基本停留在产品、品牌的层面。而2020年一个明显的变化是,瓷砖产品整体应用空间设计,加上“最后一公里”的铺贴安装服务整体输出的理念,越来越成为行业共识。而这正是过去几年领导者简一勤勉示范的结果。而在装备领域,经历了2020年大岩板热中萨克米、西斯特姆的“辉煌”,相信科达系,从恒力泰到科达机电,再到德力泰都会有更深切的体验。如何在大岩板压机、窑炉、喷墨机等关键设备上占据相应的位置,将会是2012之后恒久的命题。可喜的是,在去年12月28日,“启新·征程”科达制造总部大楼启用仪式上,科达制造官宣“聚焦制造•变革远行”。这表明,科达在经过上个十年清洁能源弯路后,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最佳位置。其实,2020年,道氏技术在经历过石墨稀、锂能材料、氢能材料后,也重新回归聚焦陶瓷材料主业,而且是董事长亲力亲为,恰似二次创业。战略上,聚焦,再聚焦;产品上,精工,再精工;管理上,精益,再精益。2021,让我们更加专注、聚焦,继续精耕细作,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