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小镇青年”是谁?
一个典型的小镇青年,年龄通常在25到35岁,生活在相对富裕的三、四线城市,随着高铁线路开通,距离大都市可能只有两三个小时车程。
他们接受过大学以上的教育,在父母的安排下在老家有一份得体的工作,无心在一线城市打拼,但生活质量很高。
老家相对便宜的房价使得小镇青年们没有住房贷款的沉重压力,开着10万左右的轿车,与一线城市的朋友相比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
淘宝、微博、朋友圈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周边朋友、同学出国比例越来越高,海淘、出境游也成为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剂。
B、“小镇青年”比例将越来越高
从年龄分布来看,中国大陆25-34岁主力消费人群占据总人口比例高达32.1%,超过世界和亚太地区平均水平。而25-44岁年龄段是主力消费人群,以80、90后年轻人为主导的消费人群结构已经形成。
从人口的角度看,三、四线城市总人口增长明显比一、二线城市迅猛,近十年内达到翻倍,三线城市的人口数是一线城市的6倍左右。
从人口基数上来说,未来消费升级的重心消费群体,必然在人口规模更大的三、四线城市。而作为一线城市的上海常住人口在2015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人口回流的现象已经出现。
C、“小镇青年”消费意愿更强
从消费信心指数看,90后年龄群体的消费信心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作为富有个性的消费群体,90后群体购物的态度更加开放,喜欢尝鲜,有着更强烈的消费意愿。
从城市来看,三四线城市消费意愿在16年底呈现增长趋势,甚至已经追平、超过了二线城市的消费意愿水平。传统的三、四线城镇青年受到示范效应带动,显示出了比以往更强的消费意愿水平。
80后、90后消费者接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父辈。而年轻群体具有更加标签化的消费特征,通常体现在手机、服装品牌、餐饮消费等的多个方面。
D、“小镇青年”购买力快速上升
购买力是决定耐用消费品最直接的因素。从宏观层面看,从80年代开始到2008为近30年期间,全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自2008年开始,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开始出现下滑趋势,三四线与一二线的收入差距在缩小。
而小镇青年的购买力在2017年春节票房中充分体现。在2010年票房过百亿,连续五年增速超过30%。2017年春节票房成为指向标。最终2017年春节档总票房超过33亿,同比增长8%左右。但是,增长的动力来自于三、四、五线城市的所谓“小镇青年”。
但实际上,如果我们2016看票房的区域结构,实际上从201515年开始,三、四、五线城市占比在持续提升,而一、二线城市在下降,“小镇青年”为代表的消费人群已经是增长的主要力量。
E、“小镇青年”自身购房能力不足
过去几年,随着家庭财富的累积,相对于上一代人家庭视角下的选择,90后更多站在自我视角下,储蓄率是下降的。
从文化相对接近的整个东亚地区看,其消费习惯和本质都较为类似。由于三四线房地产消费水平与一二线城市存在巨大差异,在没有房贷压力情况下,实际可支配收入蕴含的能量更大。而目前实际情况下年轻群体面临的选择不外乎以下几种:
① 买不起房:退而求其次选择在其他消费需求上寻求补偿。
② 已经有房,不需要再买:对于更高层次需求的追求更为强烈。
③ 存款买房,选择不消费或少消费:现实中这样的情况已越来越少出现,仅仅依靠压抑个人消费需求依然买不起房,而更多需要依靠家庭支持(即牺牲上一代数十年的消费需求形成的强大购买力)。
F、“小镇青年”消费升级有赖“渠道下沉”
从传统大卖场的情况看,近一两年来国美、苏宁等将门店从传统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下沉的动作一直在进行。
截止2016年三季度末,国美电器旗下门店数达到1727家,覆盖城市达到428个完成了除西藏地区以外的内地所有省份覆盖,三四线城市(即国美二级市场门店)门店个数由283个上升到390个,渠道进一步下沉。
而大型家居卖场也早在2013年就铺向三四线城市,甚至一些百强县。 当年,居然之家在济宁、沧州、淮南、枣庄、运城、毕节、衡阳、信阳等11个地区开设卖场。2014年则在邢台、开封、承德、淄博、三亚等41个地区布点。
作为中国家居建材行业流通领域第一服务品牌——华美立家5年30城的全国扩展目标正在稳步推进。江西作为华美立家布局华中的重要据点,目前已成功在吉安、九江、抚州、萍乡等地开发运营大型家居建材市场。
而具体到陶瓷品牌的运作。针对“小镇青年”消费升级现象,马可波罗、东鹏、冠珠等品牌目前还在进一步渠道下沉之中。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挤压中间品牌生存空间的“清理门户”的过程。
2016年开始,行业席卷一股“现代简约”风。而毫无疑问,这股风也将同步刮向“小镇青年”。因为“小镇青年”由于学校教育背景和资讯传达与一二线城市同步,导致他们对消费潮流认知和审美意识的同步。
所以,“现代简约”风之下,所参与的现代仿古砖企业的竞争,除了产品及应用能力的比拼外,同样还有渠道能力的竞争。谁的渠道下沉能力强,意味着谁将更有未来。
G、“小镇青年”消费口碑效应更明显
三、四线,“小镇青年”消费口碑效应更明显。由于城市规模小,目标群体范围更为集中,因此产品的口碑效应也更为显著,对于品质和差异化的要求更高。
传统以来三四线城市入驻的大品牌的专卖店以及大卖场相对于一二线城市仍有差距,资讯获取渠道相对于大城市较为狭窄,因此人们普遍习惯于朋友圈、社交圈内口口相传。
尽管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升级是大趋势,但高性价比产品仍有足够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