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中国陶瓷总部和广州设计周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陶瓷新品汇·导师评审会在中国陶瓷剧场3楼多功能会议厅顺利举办。
评审当日,两组导师,十家企业。10月25日,经过一天对企业展厅的实地参观考察,评审导师们对企业及其产品有了较深入的接触与了解。评审导师接受了媒体采访,现场导师们各抒己见,针对走访展厅的碰撞发现、时下的陶瓷流行趋势、产品设计及运用等多个方面发表了他们的独特见解。
Q1:各位导师今天分别参观走访了参选企业展厅,也实地看了参选的产品及运用,有没有哪款产品或展厅让几位印象比较深刻的?
陈方晓:
今天的走访让我看到了企业家拥有比以往更高的情怀,他们将生活融入到产品里面,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三维空间的表达,从瓷砖中可以感受到企业对生活的温暖和态度。
这是一个新兴的时代,90后作为主力消费军,是彰显个性的群体,很欣喜地看到,有这样的企业做出来的产品是适应90后彰显个性的需求的,带有柔性质感的,不再是简单的大自然质感的追求,这让我看到了瓷砖新的表达方式。
▲陈方晓 | 陈方晓设计师事务所创作总监、香港战神装饰陈设顾问有限公司创作总监
Q2:中国陶瓷新品汇这个活动持续几年都是邀请设计师来评选陶瓷产品,陶瓷企业也越来越注重跟设计师的互动,想问下几位导师就新品汇评选的这种模式,您认为能给企业和咱们设计师自身能带来些什么?
吴文粒:
这次是一个评选活动,也是设计师和品牌商的一个超深度的了解交流,今天走访下来有很大的感触,看到好几家品牌商跳开了产品思维,将用户思维和产品思维结合在一块,通过设计的分解、重组、多理念的结合,用能够适应于当代生活的审美理念进行产品开发。那设计师也会从生活、用户入手,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空间,更是一种体验感,一种生活方式,这也是对设计师一个很重要的触动点。
这次活动让设计师和陶瓷品牌有更深度的了解和交流。除了产品本身,也看到了研发、生产、渠道、品牌有了非常立体化、综合化的一种全方位思考,这对我们空间设计师来说也非常值得借鉴的,相互间的交流确实是一种相互携行,这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愿景。
▲吴文粒 | 深圳市盘石室内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设计总监、美国加州市政府“杰出设计师”
Q3:中国陶瓷新品汇每年都是在企业新研发推出的产品中进行评选,这些产品也代表了陶瓷企业新产品的研发设计方向,想问下就今年企业推出的新产品结合几位导师实际在项目设计及运用的情况,能否给陶瓷企业在产品设计方向上给些建议呢?
郑铮:
设计师喜欢的往往是市场上小众的、个性化的东西。有一个被动的地方就是陶瓷厂家生产产品,企业绝大部分的销售是来源于广泛的大众化的工程、家居空间,设计师用几百方是不足以支撑生产线的。设计师喜欢的东西要慢慢变成一个很主流的东西,瓷砖厂家才会去做这个事情,不然只是做一点点出来作为试水。
现在陶瓷企业之间竞争明显。大品牌有大资源、大渠道,小品牌还有细分,细分之下要想办法通过个性化的东西让自己冒出来,就要有一个更加独特的定位。陶瓷企业和设计师产生联动,相互之间有一些共同的开发理念、设计理念去适应市场上的个性需求,在这个基础之上就会迅速有一些新型的企业来迎合设计师市场对于个性化的需求,并不需要靠大能量去支撑生产线,以及比较高曝光率的一些项目来维持品牌的状态。
吴文粒:
很难有一个产品是适用于所有人群的,我们可以从年龄段、地域、诉求的角度去细分,整个细分里面会有无数种可能,在开发产品的时候就要做最合适的产品,而不是最畅销的。
沈劲夫:
中国陶瓷总部和广州设计周主办的这个活动很具有意义。每个品牌都在研究自己的品牌价值、产品价值、研究自己市场的判断,可以看出,中国陶瓷品牌对自己的产品认知,已经有一个很全方位的概念。
有的企业,它的每一款产品,包括展厅营造的氛围,其实是在描述他对未来的一个判断。
从长远来看,一个品牌不是以销量为先的,销量代表的并不是趋势,而是代表大众选择的一个层面,从今天评的产品来说,有的产品先锋性很强,但是,同质化也很严重,产品的差异化需要更强一点。一个品牌在研发一个产品的时候,可能需要有一个版块是要照顾到大众消费的,这是基本销量,但是能不能做出一个系列,不用看logo,就能辨认出是哪个品牌?符号性、元素性、产品和品牌的特性是很重要的,这是中国品牌现在要去学习的, 我们可以跟随一段时间,但我们需要创作我们自身的独特气质与符号。今天活动的意义就在于我们看到了好的一面,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不好的一面,把不足满满弥补起来,就是好的一面。
▲沈劲夫 | HOWONE MAX浩壹设计工作室主持人、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
Q4:想问几位导师一个相对轻松一点儿的问题,就是几位导师今天参观这么多家企业,想问下几位对我们佛山的印象还有咱们佛山陶瓷行业有什么看法?
吴文粒:
今天看的这几款产品,真的给我们很大的触动,现在我们看完这些产品以后,我们诉求变得更高,因为他们的创意会带来更多的触动。
沈劲夫:
现在很多产品以外国城市为名,产品灵感来自外国城市,那谈到佛山的传奇,我们想起黄飞鸿,谈到佛山的现在,我们想到陶都,佛山有美食、有山水、有文化底蕴,那么我想我们也可以有一款瓷砖产品,灵感就在佛山。
郑铮:
我07年回国,回国的第一站是佛山,近几年佛山的建陶品牌在产品开发上精益求精,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企业的操盘手是80后,陶瓷行业引入国际化思维来领导品牌,带来的冲击感受也特别大。
▲郑铮 | Leaping Creative立品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CIID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全国理事
Q5:中国是制造大国,现在要变成智慧的“智”,我们要从设计、创造上去作出转变,在过去的一些活动里面,经常有一些关于色彩潮流趋势和生活方式的发布,那么,陶瓷行业究竟是一个制造行业呢,还是说可以变成时尚行业?
沈劲夫:
在未来一定是时尚的,以时装来看,它是包裹人的,以建筑来看它是包裹空间的,都是表皮,那这次的评审我们有一条时尚趋势的评分,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过去我们之所以要瓷砖,是因为我们要这样的建材,它可能是一个刚需,起到功能性的作用,但是美是未来功能作用里面是最大的一个能量,因为解决了基本的功能需求以后,美是一个最重要的功能性指标,所以说它一定是时尚的,而且未来可能定制化、个性化、差异化会不断地迭代出现。
陈方晓:
我觉得主要看企业的情怀,如果企业并不仅仅把自己看作生产商,对生活、对人有更多的关注,提供的将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新表达,我想以这样的一个情怀,他可能会很时尚,可能会很人文,但归根结底这是他对生活的一种关爱。
郑铮:
我认为把瓷砖完全往时尚方面去走的话不是一个最好的方向,当然一定会具备时尚行业的特性,能够跟随当下的某种特性去引领部分趋势;另外一个方面,瓷砖产品本身是一个建筑材料,如果从环保的角度来讲,更希望它是一个耐看、隽永、可以持续的材料。时尚的特性并不能百分百地套到建材行业,建材行业还是有它自己的特定属性在里面的。
▲评审导师接受媒体采访
Q6:请导师们分享一下最近各位在做的案例,做这些案例的思考点又代表着什么?
郑铮:
年底在做的项目与新零售相关,比如:服装潮牌、饮料的连锁品牌。在设计语言方面,有一点点转变的是我们希望找到代表极简,干净、严谨的材料;在色彩的需求上,为了找到特别吻合我们色彩需求的产品,我们经常自己打板一些材料去做定制。
沈劲夫:
我们既做室内空间,也做城市设计。我的一个观点是适应性改造,城市里不可能大量地把老房子拆除掉,“适应性改造”既兼顾了成本,又能重塑市民对城市的信心。
刚才谈到色彩,我们最近做了一个涂料的展厅。我们一改常态,做成了黑色。现在大部分的展厅都是明亮的,一亮之后,人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变成黑色以后,更容易让人沉浸其中,这样色彩的还原度也会更高。
陈方晓:
我的设计是两极分化的,最耗费我精力的事情是商业模式,在做这方面设计时,需要研究产品的表达方式,甚至有很多是超出设计师要去做的,但又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只有在想清楚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以后,才可以对空间下手,不然你为什么要做这面墙,你做这边墙的理由是什么?之所以要做一面很好看的墙,是因为这里面有它的商业逻辑。
吴文粒:
设计师的身份属性变得更加多元化,除了设计师的身份,我们还得是美学家、生活家、艺术家,成了斜杠青年;还有一个是设计界限的模糊化,设计出来的东西不仅要好看,还得是有意义的设计,能产生价值的设计,能够互动的设计。这两个方面的改变给设计师的发展空间也是一种挑战。
以上为2018年中国陶瓷新品汇评审导师参观十家企业后,与行业媒体交流的心得体会。评审导师们在评审以及分享的过程中,结合他们自身的设计经验以及服务消费者的态度,以设计师的身份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款瓷砖产品,赋予了陶瓷产品及空间运用新的生命力。 中国陶瓷总部今后将继续为大家展现设计驱动产业升级的成果,以设计的眼光为广大消费者打造一个符合国际家居装饰潮流的陶瓷新产品专业参考平台,并继续发挥园区集聚的作用,为陶瓷企业和设计师创作更多的交流机会。 |
关于“中国陶瓷新品汇”:
中国陶瓷新品汇以“设计驱动,产业升级”为核心理念,旨在以设计的眼光为中国消费者打造一个符合国际家居装饰潮流的陶瓷新产品专业参考平台。
奖项设置:年度设计师推荐美学陶瓷品牌(2018-2019)、2018年度美学陶瓷新品 。
颁奖典礼将于11月27日在广州设计周举行,评审导师将现身颁奖典礼的现场,与您作精彩分享!入选企业的获奖新品也将集中亮相2018年广州设计周,进行为期3天(2018年11月27日-29日)的展览,欢迎各位莅临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