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TOP访谈」乔富东:不同选择造就不一样的人生,各有各的精彩

字号+作者:佚名 来源:华夏陶瓷网 2016-10-09 11:41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在佛山人乃至全体陶瓷人的记忆中,有一个名字,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就是“佛陶集团”。“研究生毕业没多久,我就进入了建国陶瓷厂,担任一名普通的基层员工

 图片1.jpg

乔富东先生

  乔富东,陶瓷工艺高级工程师,佛山市陶瓷学会副理事长、佛山市金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981年,就读清华大学化工系材料专业;1986年,攻读华南理工大学无机系硕士。1990年,进入佛陶集团建国陶瓷厂基层工作;1999年成立佛山钻石瓷砖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2008年进入佛山市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担任《创新陶业》社长、《佛山陶瓷》杂志社长。

  他是大家眼中的“高材生”,却甘愿在基层“熬”了3年。他儒雅、谦逊,从普通员工,到车间主任、技术科长、公司副总经理、报社社长,再到如今的执行董事,27年间,他经历了多重角色的转变,演绎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励志”老前辈,共同聆听他与建陶行业、与佛山陶博会之间的故事。

  “虽然老一辈知识水平可能不高,但他们的智慧选择让我们敬仰”

  在佛山人乃至全体陶瓷人的记忆中,有一个名字,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就是“佛陶集团”。“研究生毕业没多久,我就进入了建国陶瓷厂,担任一名普通的基层员工。那是佛陶集团最大的工厂,最鼎盛时期员工达3000名,车间就有11个。”乔富东回忆,当时的佛陶集团可谓盛极一时,成员企业达34家,中外合资企业3家,直属企业22家,职工达2万人。拥有八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陶瓷自动生产线45条和关键技术设备300多台,固定资产总值超5亿元。

  早在1956年成立的佛山市陶瓷工业公司,最早是以生产日用陶瓷和石湾公仔为主的。佛陶集团向建筑卫生陶瓷转型的灵感,源自一位香港商人带来的意大利彩釉砖。经历仿制,到组团去意大利、西班牙考察并引进生产线,到成立由30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的“吸收消化创新”小组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这个过程完美地展现了老一辈陶瓷人的智慧判断与选择。“也许我们的师傅、前辈的知识水平、科学技术掌握程度没有我们高,但他们行业未来的前瞻性,让我们为之震撼。”说起人生中印象最深的老前辈,乔富东感慨万分。

  “面临变革和非议,坚信、坚持自己的选择非常重要”

  中国第一批企业上市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那是佛陶最鼎盛的时期。1994年,佛陶集团被列入全国21间境外上市企业之一,为此也做了很多筹备工作。然而,1995年,遭遇香港股市大跌,上市失败。“看到东平湖对面,南庄陶瓷卖得红红火火,有些技术人员跳槽到了民营企业而工资翻倍,反观自身却工资发不出,真的不是滋味。”乔富东表示,人生充满了际遇和选择,没有谁会一直比谁好。当大变革来临时,有人离开,有人坚持,只是不同的选择罢了。“世事难料,你上半场打得好,也许他下半场打得比你更好。”

  “正如佛山陶博会15年来的发展,各种‘杂音’无可避免。但无可否认的是,佛山陶博会的生命力依然特别强。”乔富东表示,展会因为云集海内外买家、经销商而备受参展商及业内人士关注,对于不切实际的“杂音”不必太介怀。一个品牌的打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次次升级、提升,一点点地进步。

  “佛山陶博会好与不好,我们不过多评价。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在一个正确的时间、地点,做了正确的事,它让参展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像我们与佛山陶博会合作举办的喷墨论坛,坚持5年了,也算是造福了整个行业。毕竟现在墨水价格一年年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陶瓷企业的成本。”乔富东认为,展会的意义,不仅仅是产品的展示或新老朋友的见面,更见证了市场的井喷和衰落,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希望的交替循环,希望展会能继续保持吸引力,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进来,推动行业的升级发展!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